****点击查看2025级高一学生校服选用办法
一、指导思想
以保障学生权益、确保校服质量为核心,秉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充分尊重家长与学生的意见,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,科学合理地开展校服选用工作,让学生身着舒适、****点击查看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服。
二、基本原则
1.自愿原则:学生和家长自主决定是否购买校服,学校不得强制。
2.质量优先原则:严格把控校服质量,选用安全、舒适、环保且耐用的面料与制作工艺。
3.民主决策原则:****点击查看学校管理人员、教师、家长、学生及社会代表的选用组织,共同参与校服选用的决策过程。
三、选用组织
人员构成:学校成立校服选用组织,****点击查看学校管理人员、教师代表、家长代表、学生代表以及社会代表。其中,学生和家长代表的占比不低于 80%。
职责分工:负责制定校服选用方案、筛选供应商、确定校服款式与质量标准、监督采购流程以及验收校服等工作。
四、选用流程
1.需求调研:通过问卷调查、家长会、线上沟通等形式,广泛收集家长和学生对校服款式、颜色、功能、价格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。
2.方案制定:选用组织依据调研结果,结合学校文化和实际需求,拟定校服选用方案,内容包含校服种类(夏装、春秋装、冬装等)、质量标准、价格区间、选用模式等,并向全体家长和社会公示,征求意见。
3.供应商筛选:发布采购信息,接受校服供应商报名。选用组织对报名供应商的资质、生产能力、产品质量、售后服务、社会信誉等进行全面审查与评估,筛选出若干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进入后续环节。
4.样品展示与评选:邀请入围供应商提供校服样品,在学校或指定场所进行展示。选用组织成员、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对样品的款式、面料、做工、舒适度等进行评审,通过投票或打分的方式确定拟选用的校服款式和供应商。
5.结果公示:将拟选用的校服款式、供应商、价格、质量标准等信息在校内显著位置、学校官网、家长群等渠道进行公示,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。公示期间,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与反馈,对提出的合理意见进行研究处理。
6.合同签订:公示无异议后,学校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,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,包括校服的款式、质量要求、价格、交货时间、售后服务、违约责任等内容。
7.质量验收:供应商交货时,学校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验收。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校服样品,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测,检测合格后方可发放给学生。同时,建立校服验收台账,记录验收过程和结果。
五、质量标准
1.执行标准:校服的安全与质量严格符合《中小学生校服》(GB/T 31888 - 2015)、《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》(GB 18401 - 2010)、《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》(GB 31701 - 2015)等国家标准以及地方相关标准。
2.面料要求:选用天然、环保、透气、吸汗、耐磨的面料,如棉质、涤棉混纺等,确保学生穿着舒适。不同季节的校服面料有针对性要求,夏装面料轻薄透气,冬装面料保暖性强。
3.做工要求:校服的缝制平整牢固,线头处理干净,拉链、纽扣等配件质量可靠,经久耐用。
六、价格管理
1.价格区间:根据市场行情和成本核算,合理确定校服价格区间,并在选用方案中明确公示。价格区间的设定充分考虑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校服的质量标准。
2.价格监督:加强对校服价格的监督,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提供校服,不得擅自涨价或变相涨价。
七、售后服务
1.调换服务:供应商为学生提供校服调换服务,对于尺码不合适或存在质量问题的校服,及时进行调换。
2.维修服务:在一定期限内,对校服出现的非人为损坏提供免费维修服务。
3.投诉处理:学校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,及时处理家长和学生对校服的投诉和建议。对于供应商的服务问题,督促其及时整改。
八、监督与保障
1.内部监督:学校建立健全校服选用工作的内部监督机制,加强对选用组织和采购流程的监督管理。定期对校服选用工作进行自查和评估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。
2.外部监督:主动接受教育行政部门、****点击查看管理部门、家长和社会的监督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校服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,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。
3.保障措施: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、革命烈士子女、孤儿、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,学校联合供应商或通过社会捐助等方式,采取多种措施无偿提供校服,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。
****点击查看
2025年7月22日